“2021年儲能產業的風起來了!”
在4月14日召開的第十屆儲能國際峰會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創始人俞振華發出上述感概,而這也是行業對市場變化的普遍感受。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等目標的提出,作為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儲能迎來了跨越式發展機遇。業內人士同時呼吁,眼下要從全局出發,做好頂層設計,盡快明確儲能發展應用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01
儲能規?;瘧闷仍诿冀?/p>
在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看來,隨著國家將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納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儲能已成為能源互聯和智能化體系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對未來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和消納,儲能與新能源發電、電力系統協調優化運行已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由之路。
加快新型儲能發展意義重大?!皞鹘y以穩定電源構成的電力系統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運行特性上存在巨大差異。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預計2030年前后新能源將成為我國電力系統的主體能源,屆時系統運行特性將發生深刻變化?!彪娏σ巹澰O計總院院長杜忠明指出,新型儲能在電力系統中快速吸收、釋放功率,能有效支撐節點電壓、平抑系統頻率波動,有助于保障電力系統安全平穩運行。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0個省份提出“新能源+儲能”配套發展的政策措施,寧夏、山東、青海等地區明確要求新能源項目配置儲能比例不低于10%—20%。
一方面政策為儲能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另一方面,經過十年蓄勢,我國儲能產業已堪當大任。2020年儲能迎來了爆發,行業突破七年反復提及的1500元/kWh系統成本的關鍵拐點,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達到1.56GW,首次突破GW大關,是2019年新增量的2.5倍。
02
系列問題待解
行業對新能源配建儲能已有充分認識,但配建方式、配建規模和節奏還缺乏整體規劃。
我國儲能產業需求強勁,但當前發展仍面臨困局
在我國“30碳達峰/60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正在加速發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已成必然趨勢,電力系統對儲能的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勁。雖然近年來我國儲能產業發展較快,但是總體上仍處于商業化發展初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最主要的痛點包括市場價格機制、安全和成本,這三個方面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
當前我國的電力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還不完善,儲能的應用場景很多,但是其收益有限,其價值難以通過價格反映。在儲能電站收益率有限的情況下,投資方不得不盡量降低成本,導致儲能行業低價中標之風愈演愈烈。有很多技術手段可以提高儲能系統的安全性,但是會增加相應的成本,部分儲能廠商為了能取得訂單,不得不盡可能降低儲能系統成本,其代價可能是安全和質量得不到保障,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就會造成“雙輸”的結果。
對于儲能投資方而言,安全性本來應該是優先考慮的要素,但是由于我國儲能安全標準和強制檢測認證的缺失,儲能系統的安全性難以客觀評價,而成本則成為了優先考慮的要素,導致舍本而逐末,本末倒置。面對國內殘酷的低價競爭,部分儲能廠商將重點轉向市場機制較為完善的海外市場。
建立完善的市場價格機制,讓儲能項目獲得合理的回報,避免惡性低價競爭,在保障安全底線的基礎上降低儲能成本,也許是破解當前儲能困局的一把鑰匙。
03
優先做好前瞻性規劃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透露,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新型儲能“十四五”規劃研究,明確新型儲能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指導地方科學引導本地區新型儲能的發展。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新型儲能發展的綜合性政策研究,重點破解新型儲能發展中存在的價格、市場等體制機制的約束,以促進技術裝備和商業模式創新。
風光儲平價的到來,將是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關鍵節點?!耙环矫嫣岣唠姵貕勖?;另一方面,通過高效集成、液冷等技術降低使用過程的損耗?!痹趯幍聲r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譚立斌看來,未來電化學儲能存儲度電成本將下降到0.1元。年發電1200小時的光伏場景,配2小時儲能,平準化度電成本中儲能增加的成本將低于0.02元。
04
系列問題待解
安全是儲能產業發展的命門,必須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切實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此次儲能電站事故的發生,再次敲響了安全警鐘,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訓,生產制造、安裝施工、運維管理等產業鏈都要引以為戒。
在技術方面,對于國內外儲能項目頻繁曝出的起火事故,制造企業要高度重視并加強電池系統的安全驗證工作。市場快速增長導致產品研發周期不斷縮短,產品驗證時間不足,因此要對前期的儲能電池設計擁有深入了解,不能依賴外部消防補救措施,必須加快研發儲能電芯本質安全可控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例如安全劑注入技術,徹底防止儲能電池起火爆炸事故的發生,系統集成商要加強對關鍵零部件供應體系管理,嚴格把控質量關。
在標準方面,對于在人員密集區項目或用戶側與人員近距離接觸項目,需列入最高安全等級標準考慮,加快全產業鏈安全標準的制定與完善。要在各個節點上切實落實安全責任,包括行業標準、政策的制定以及產品驗收時的標準檢測落實等。
在項目運維方面,需做好系統集成及關聯部件的日常使用維護,查找及消除已建項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采取監控系統線上檢測、工作人員線下監視的人機結合、聯防聯控模式,要提升項目建設運維專項操作制度規范和業務水平,對出現安全事故問題,要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隱患;要進一步構建電池安全、整站安全、充電安全、使用安全等多重全生命周期生態安全防護體系,要在政策上重安全、管理上控安全、技術上保安全,多管齊下,用戶才能更安全。
儲能的風起來了,乘風而起,還需聚勢前行。在譚立斌看來,電力市場本身存在特殊性,儲能發展既需要“計劃經濟”的高效協調和合理規劃,又需要“市場經濟”來充分發揮有效競爭和平等開放,以達到經濟和發展的最優化配置。